2017年的年中成績單。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剛剛披露完畢,三好為什么就著急忙慌地非說不可這是因為已經走過三分之二的2017年,無疑讓圈內的老板倍感糾結:好消息有,壞消息也不少,很多時候則讓人莫衷一是,找不到方向。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逼近產業真相呢?上市公司的半年報無疑是一個不錯的窗口。糾結中前行,上市印刷廠營收同比增一成。進入2017年以來,印刷廠老板心中的糾結顯而易見。一方面是跌宕不休的紙價和日益加碼的環保壓力,一方面是不時傳來的市場回暖的消息。尤其是進入8月之后,一度有所企穩的紙價重拾升勢。數據顯示,8月11-20日,國內高強瓦楞紙市場平均價格達到4248.0元/噸,突破了本輪紙價上漲以來的前期高點。更讓深圳印刷廠老板郁悶的是有錢拿不到紙,等米下鍋的情況卷土重來。與此同時,環保壓力有增無減,從山東、河北、天津、浙江、新疆等省份均傳出印刷廠由于環保問題被停限產,乃至搬遷關廠的消息。8月30日,有消息表示,在龍港小包裝工業園因環保問題接受整改,目前所有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壓力這么大,印刷廠的日子按說應該不好過吧?但是數據顯示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收4788.0億元,同比增長10.4%;利潤總額298.5億元,同比增長6.0%。在這樣一個讓人糾結的市場環境里,印刷圈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又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整體說來,算是走勢良好;細究下去,挑戰還是不少。需要說明的是,本次列入統計的印刷業上市公司共有23家,比《印刷業上市公司2016業績大排行。及誰是行業未來的“潛力之星”?》增加了兩家:昇興股份和深圳旭天印刷。接下來,先說營收。2017年上半年,23家印刷業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256.60億元,同比增長10.86%;平均每家企業的營收規模達到11.16億這是一組相當驚人的數字,足可見深圳印刷業上市公司的體量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3家印刷業上市公司半年營收增速與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月的營收增速,十分接近。23家企業中,紫江企業的半年營收規模最大,達到42.82億元;愛司凱規模最小,為8363.25萬元。半年營收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8家,除了紫江企業,還有奧瑞金、裕同科技、深圳旭天印刷、合興包裝、寶鋼包裝、東風股份。23家企業中,有15家半年營收呈增長態勢,其中又有10家同比增幅在15%以上,可謂增勢喜人。